爱摩托 资讯 从多个“国家级试点”看新时期清远新使命

从多个“国家级试点”看新时期清远新使命

清远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区内产业转型升级。 梁素雅 摄

  南方网讯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英德市连樟样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有新突破。日前,连江口镇顺利开通3个5G基站,成为清远市首个开通5G并实现信号连续覆盖的行政镇。此前,该镇连樟村开通了2个5G基站,成为全国首个覆盖5G信号的行政村。

  近战疫情,远抓发展。疫情期间,清远召开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工作部署会议,部署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改革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清远经验”。

  广清接合片区被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是清远承担国家诸多改革试点的一个生动注脚。这座有着改革基因的城市,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首推“超计划利润提成奖”,推动了全国工业的发展,而后又成为扶贫开发“双到”的发源地等,创造了著名的“清远经验”“洲心经验”。

  新时期的清远有着怎样的新使命?记者梳理清远在城乡融合、脱贫减贫、创新驱动、医疗改革等多个领域的“国家级试点”,从中寻找新时期改革命题的“清远答案”。

  关键词:城乡融合

  广清一体化持续升级

  探索“可复制推广”经验

  广清产业园落地生根、社保医保民生互通、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公共交通跨市运营、城际轨道即将开通……从2012年签署《广州·清远市合作框架协议》首次提出“广清一体化”,到2018年出台《高质量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再到去年4月两市正式签订《深化广清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高水平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两地合作层次和内容不断升级。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明确,11个地区被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其中广清接合片区榜上有名。

  广清接合片区试验范围包括广州市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连樟样板区。面积约9978平方公里。试验重点包括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方案》明确,2022年-2025年,试验区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基本建立,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试验区的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充分释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推进试验区建设是清远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清远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清远整合清远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示范片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清远市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锋,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马正勇担任“双组长”,并下设专门的统筹办公室。

  清远市拟试验任务有9项,主要包括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及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

  关键词:减贫脱贫

  再次承担农村试点任务

  “八大抓手”探索长效脱贫

  清远是农业大市,先后承担了“以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两项试点任务。

  2019年11月,清远再次承担全国性农村试点改革任务。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清远承担“探索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改革试验任务,至2021年底结束。

  具体而言,清远与全国其他35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一起承担新一轮改革试点任务,清远承担的新任务是“探索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改革试点”。

  某种程度上而言,清远脱贫工作面临的困境和难点具有一定的共性:地处粤北山区,不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仍比较滞后;部分贫困地区侧重于发展短、平、快种养殖项目,缺乏帮助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长期规划;全市分散贫困人口占比高达61%,缺劳力致贫、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占比高达82%,这部分贫困群众增收困难,返贫风险较高。

  近年来,清远通过强化兜底保障、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全力推进扶贫工作,脱贫减贫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要从根子上解决上述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为此,清远制定了探索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改革试验方案,根据方案安排,清远将通过健全抓基层组织建设促脱贫攻坚机制、健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脱贫机制、健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健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长效机制、健全金融扶贫长效机制、健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创新生态扶贫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机制、健全社会扶贫机制“八大抓手”来探索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清远全市贫困人口5.6万户12.6万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61个相对贫困村均已达到出列条件,有劳动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46元。累计建设产业扶贫项目11万多个,带动30725户贫困户增收。2019年,清远市扶贫数据质量排全省第一。

  关键词:医疗改革

  三县市齐头并进

  探索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基础差、底子薄、人财物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困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痼疾在清远一个不落。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患者常年外流也是颇为无奈的现象。

  去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英德、连州、连南名列其中。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载体,整合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以县域为单位,划分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建设1个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医共体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连续性医疗服务,形成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共同体。

  以连南人民医院为例,早在2017年7月连南已成为广东省清远市医共体唯一试点县,寨岗、三江卫生院成为医共体建设试点单位,2018年12月,县域内香坪等其他五家乡镇卫生院均挂牌成为县人民医院分院。

  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连南全县诊疗人次49.24万人次,同比增长4.96%,其中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23.57万人次,同比增长8.44%,全县出院患者17952人次,同比增长16.9%,各分院出院患者4667人次,同比增长31.39%。县域住院率稳步上升,从2018年71%、全省排名46位,至2019年上半年75.1%;全省排名42位;最新的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县域住院率达80.1%,上升至全省29名。

  县域医共体的建立,是在原来省—县—镇医联体基础上的巩固和延伸,医共体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和拓展服务,将医共体成员单位转变为大医院的分支机构,已经成为未来公立医院的主要发展方向。

  清远“组团式帮扶、‘一县一策’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改模式在第二届中国(广东)卫生与健康发展峰会暨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发布会获选“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

  根据规划,到2020年6月,清远实现全市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到2020年底,英德市、连州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个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县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医共体所在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住院率达到85%左右,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

  关键词:创新驱动

  获9个国字号品牌

  高新区引领提升产业专利运用能力

  3月中旬,广东省科技厅下发通知,清远高新区4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清远高新区共有广东省工程中心企业数达39家,占清远全市32.77%。

  可观数据的背后,是清远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区内产业转型升级。

  早在2016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名单,清远高新区榜上有名,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1年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园区试点示范工作以提升产业专利运用能力为核心,以支撑产业为目标,以服务企业为重点,对引领带动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大力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支撑园区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清远高新区近年来发挥紧邻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借力广州的科教资源,加大引智和引技力度,搭建高层次科技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通过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等方式,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创新,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独角兽企业等为战略重点的企业生态群落,加速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链条,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相继获批国家火炬高性能结构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9个国字号品牌。全区现有国家级科技平台14个,省级科技平台44个,建有聚航研究院、佳致研究院、中科量子研究院、容大生物研究院等企业研发平台,以及华炬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天安智谷孵化器等孵化平台,另有中大清远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华工生物检测安评中心、华师(清远)科技产业研究院正在加紧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清远高新区全区共有国家工程中心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全区专利申请量2538件,与上年同比增长11%;发明专利申请量718件,与上年同比增长18%;专利授权量1527件,与上年同比增长88%,发明专利授权94件,与上年同比增长109%。

  关键词:主体功能

  全省唯一入选

  连阳地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作为广东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清远生态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2014年,清远编制了《清远市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方案》总体方案和各县(市、区)工作方案上报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联合发文批复同意清远试点示范方案,清远成为全省唯一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地级市。

  事实上,早在2009年底,清远被批准成为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市。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在2012年正式出台,清远清城区、英德市、佛冈县、清新区划入重点开发区域,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划为生态发展区域。另外清远36个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划入禁止开发区域。

  2016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新增部分县(区、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批复》,将清远连州市、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四县市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笼子”,成为广东此次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最多的地区,标志着清远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战略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

  清远三连一阳地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意味着对清远北部地区绿色生态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经济、适宜产业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清远产业结构升级,对探索壮大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带来重要机遇。

  近年来,清远以推进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为契机,结合市县两级实际,大胆先行先试,先后建立和完善财政、土地、产业、环境、人口、生态补偿、基本公共服务和绩效考核等一系列与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清远积极谋划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无论南部还是北部地区,都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近两年来,广东不断加大省级财政对北部生态功能区、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清远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也频频迎来新的利好政策。

  ●南方日报记者 刘秋宜 通讯员 潘素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摩托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motuo.com.cn/news/2852.html

联合办公行业加速洗牌,“三驾马车”拉动BEEPLUS跨越式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